近日,由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建設部牽頭組織編制的省公司企業(yè)標準《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設計導則》通過專家審查,并形成報批稿,標志著公司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”已進入推廣應用階段。
近年來,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,江蘇地區(qū)電力電纜使用量逐年增加。截至2017年12月,江蘇地區(qū)在運220千伏及110千伏電纜線路長度分別為532.7公里和3684公里,單段電纜長度一般在0.5公里以內。據統(tǒng)計,電纜線路故障事故中,由電纜附件引起的故障率高達70%。因此,增加單段電纜長度,減少單位長度內電纜附件應用數量,可有效降低電纜線路故障概率。
2017年,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研究及應用”項目列入公司“改革攻堅年”的重點任務。公司建設部積極行動,牽頭建立由省電科院、省設計院、南京、蘇州公司及相關電纜制造企業(yè)聯合組成的科研團隊,依托220千伏南京秋藤-高旺、110千伏東京變等電纜線路試點工程,從設計、生產運輸、施工、交接試驗、運行檢修等環(huán)節(jié)開展技術攻關。2017年11月,秋藤-高旺電纜線路工程正式投運,工程采用單根1465米長電纜敷設,為國內首個220千伏電纜單段長度超過1000米的大長段電纜工程。經過半年多的運行,充分驗證了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”各技術環(huán)節(jié)的可行性。
為加快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”的全面推廣應用,今年1月,建設部組織科研團隊,將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研究及應用”作為公司科技項目,正式申報立項。該項目從全壽命角度出發(fā),包括規(guī)劃設計、生產運輸、施工建設、交接試驗、運行檢修等子課題,形成大段長電纜“感應電壓設計策略”“護層保護器選型設計策略”“局部放電信號檢測技術”“在線監(jiān)測2.0技術”等一系列新技術,并固化成為標準化成果,為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”的全面推廣應用奠定基礎。
目前,該項目研究正在加速推進。本次通過審查的《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設計導則》明確了220千伏、110千伏高壓電纜工程的設計應用技術條件,要求在電纜工程可研、初設階段,進行高壓電纜段長取值的技術經濟論證,按照“當用則用,用則用好”的原則,積極應用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。公司建設部已會同發(fā)展部開展可研和初設階段的項目梳理,對所有220、110千伏電纜工程,在可研和初設評審階段審定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”應用方案。
下一階段,建設部還將組織科研團隊編制《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施工導則》《大長段電纜局放信號測量方法》《面向大長段電纜的運檢工作風險防范措施》等一系列技術管理制度,實現“高壓電纜增加段長技術”從工程規(guī)劃設計、建設施工到運行維護的全過程標準化應用,切實提升電纜運行可靠性。
信息來源: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